《藥品不良反應100問》節選
1.什么叫藥品不良反應?
答:藥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應,我們常常把這類有害的反應叫藥品不良反應(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縮寫ADR)。國際上給藥品不良反應下的定義為:藥品不良反應是指藥品在預防、診斷、治病或調節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應。它不包括無意或故意超劑量用藥引起的反應以及用藥不當引起的反應。
4.什么是藥品的毒性反應?
答:毒性反應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藥物引起身體較重功能紊亂和組織病理變化。一般是由于病人的個體差異,病理狀態或合用其它藥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那些藥理作用較強,治療劑量與中毒量較為接近的藥物容易引起毒性反應.此外,肝、腎功能不全者,老人、兒童易發生毒性反應。少數人對藥物的作用過于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腎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規治療劑量范圍就能出現別人過量用藥時才出現的癥狀。
5.什么是藥物的過敏反應?它算不算藥品不良反應?
答:藥品對于人是一種外來的"異物",人的身體生來就有一種對"外來異物"作出反應的能力,這本來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能力。但是這種反應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過敏反應是人體對藥物一種超出限度的反應,它本質上屬于一類免疫反應。藥物過敏反應屬藥品不良反應。
7.藥品不良反應可以分為哪幾類?
答: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與藥理作用的關系,藥品不良反應一般分為兩類:A型反應和B型反應。A型反應為藥品本身藥理作用的加強或延長,一般發生率較高、容易預測、死亡率也低,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等。而B型反應與藥品本身的藥理作用無關,一般發生率較低但死亡率較高,在具體病人身上誰會發生、誰不會發生難以預測,有時皮膚試驗陰性也會發生,如青霉素的過敏反應等。
13.為什么要警惕藥品不良反應?
答:如前所述,有些藥品不良反應是難預測的。而且新藥上市前臨床試驗的樣本量有限(500-3000人),病種單一,多數情況下排除特殊人群(老人、孕婦和兒童),因此一些罕見不良反應、遲發性反應、發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應難于發現。有些問題必須在大面積使用后方能發現。因此,應警惕藥品的不良反應,尤其應警惕新上市藥品的不良反應。
17.什么是藥物相互作用?
答:藥物相互作用,即藥物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種藥物改變了同時服用的另一種藥物的藥理效應。其結果是一種藥物的效應加強或削弱,也可能導致兩種藥物的效應同時加強或削弱。藥物相互作用可分為兩類:(1)藥代學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種藥物改變了另一種藥的吸收、分布或代謝。例如,抗酸藥中的Ca2+離子,與四環素螯合,這種螯合物不能補吸收,從而影響了四環素的吸收,影響了療效。再如,阿司咪唑由CY(P3A4酶代謝,酮康唑是CY(P3A4的抑制劑,當兩者同時服用時,由于代謝酶被抑制,阿司咪唑的代謝受阻,使血藥濃度升高,而引起不良反應。(2)藥效學的相互作用,是指激動劑和拮抗劑在器受體部位的相互作用。例如,許多全身麻醉劑(鹵化烷),能敏化兒茶酚胺對心臟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32.是不是中藥的不良反應比西藥少?
答:中藥的使用講究辯證論治、合理組方、一人一方、隨證加減,中藥也是以化學物質為基礎的,有時還存在講究道地藥材、如法炮制等。嚴格地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服用中藥,有助減少和避免不良應。但是如果不遵守辯證論治的原則或者辯證不當,組方不合理,中藥材質量有問題,也能引起許多不良反應?,F在許多中成藥、中藥材質量有問題,也能引起許多不良反應?,F在許多中成藥、中藥新劑型在使用過程中,不良反應也很多,應該引起重視。
33.有人說,除已知的有毒中草藥外,一般中草藥沒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沒問題這種說法對嗎?
答:中草藥之所以能有治療作用,是因為其中含有有效的藥物化學成分,這些成分的化學結構一般比較復雜,也不會只對某個器官發揮作用。服用中草藥也能引起的毒副反應,更不能隨便多服。
34.中藥的劑量越大、療效就一定越好嗎?
答:不能這么認為。許多中藥在不同的劑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劑量時能收縮子宮,大劑量時反而能使子宮麻痹、停止收縮。因此,同化學藥品一樣,中藥也規定有適宜的使用劑量。如使用劑量過大,也會引起有害反應。
35.滋補藥會引起藥品不良反應嗎?
答:滋補藥本身也是藥,藥品本身都有兩重性,不但要遵守規定的用法用量、不能濫用,而且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應。例如人參,已有許多不良反應的報告,其中有些人是沒有按規定的用法用量,有些人是因為藥品的質量有問題,如未按規定條件貯存、炮制、加工等,也有些人是按正常用法用量服用后引起了皮疹、咽喉刺激感、精神興奮、失眠、易醒、神經衰弱、血壓升高或血壓下降等。
37.許多人治病時,好幾種藥一起吃,這樣好不好?
答:有些人病情復雜,需要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品,這種合并用藥有時也能達到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是國內外許多調查的結果說明,合并用藥的品種數越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越高,應該引起重視。除非醫生認為確屬病情需要,應該盡量避免合并用藥。
38.中藥、西藥一起吃,會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答:中藥、西藥聯用,有時能起到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是有時候合并用不一定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這里面的情況非常復雜,應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醫生也應該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學習。
39.是不是只有假冒偽劣藥品才會有不良反應?
答:不是。由于醫學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許多藥品的不良反應情況在審批時難以完全了解,國內外都是如此。經過嚴格審批的藥品,在檢驗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仍會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應,包括有些原來不知道的、嚴重的不良反應。
40.維生素、礦物質類會引起的藥品不良反應嗎?
答:維生素、礦物質方面的藥物也必須按規定的適應證、用法用量服用,否則也能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引起殘疾或死亡。例如長期、大劑量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D引起發熱、腹瀉、中毒,大劑量靜脈注射維生素C引起靜脈炎、靜脈血栓、死亡等。即使在常規劑量有時也能引起不良反應,如有人口服維生素E每天3次,每次10mg,5天后發生耳鳴、耳聾。許多人服用維生素、礦物質類藥物的同時還服用其它藥物,也要注意有沒有不良的相互作用。
46.服藥時為什么不能飲酒?
答: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轉化,降低療效外,也能誘發藥品不良反應。長期飲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損傷,影響肝臟對藥物的代謝功能,使許多藥品的不良反應增加。特別是服藥時飲酒,可使消化道擴張,增加藥物吸收,從而易引起不良反應。如服用巴比妥類藥物時飲酒,則可增強巴比妥類藥物的中樞抑制作用造成危害。另外,有些藥物能加重乙醇對人體的損傷。例如,雷尼替丁可減少胃液分泌,加重乙醇對胃黏膜的損害;甲硝唑可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加重乙醇的中毒反應。因此,服藥時不宜飲酒。
49.老年人用藥應注意什么?
答:一般來說,老年人臟器功能退化,新陳代謝減慢,容易發生藥品不良反應;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種以上的疾病,有些老年人還服用一些保健藥品、含藥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藥要特別慎重,不要選用不良反應多的藥,適當降低用藥劑量,避免長期用藥,還要盡量避免不良的藥物相互作用。
50.孕婦用藥要注意什么?
答:孕婦用藥,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藥物還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育。如病情需用藥,一定要充分聽取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定的用法用量。
52.哪些藥可能影響兒童的健康?
答:國內外已有資料表明,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有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臟損傷;胃復安能引起一些兒童的腦損傷;四環素、氟哌酸等藥物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育;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鼻眼凈(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兒童用藥的選擇應特別慎重。
55.不同的人服用同樣的藥,為什么有的人有不良反應,有的人沒有不良反應?
答:主要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對藥品不良反應的敏感性方面有較大的個體差異。
56.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藥應注意什么?
答:許多藥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損害,常用的藥物有巴比妥類鎮靜藥、氯丙嗪、苯妥英鈉、消炎痛、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四基睪丸酮及某些抗腫瘤藥等。
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重肝臟損害的藥物,服用其它藥物也要嚴格遵守藥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用法用量。用藥過程中還要定期作肝功能化驗,一旦發現肝功能異常,馬上停藥,改用別的藥。詳細情況要向醫生咨詢。
57.腎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藥應注意什么?
答:許多藥物能加重腎臟的損害,例如巴比妥類鎮靜藥、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異煙肼等。具體哪個藥能否加重腎臟的損害,要認真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或向醫務人咨詢。用藥時一定要遵守說明書規定的用法用量。
68.用藥為什么要遵說明書規定的劑量?
答:藥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劑量一般是指18-60歲的成年人一次用藥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圍,低于這個量就可能沒有療效,超過這個量就可能引起毒性反應。在這個合理量范圍內,適當提高劑量可能會提高療效,但不是絕對的。有些對藥物作用敏感的人,在這個劑量范圍里也能出現毒性反應,應該引起注意。
69.如何正確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
答: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一般包括對這個藥品各方面的簡單介紹,患者服用前應該認真地閱讀,特別要認真閱讀其中有關本品適應證、禁忌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項等方面的介紹,服用藥品一定要遵守說明書的規定。但是,目前說明書上有關這些內容的介紹一般都很簡單,例如不良反應方面只是列出了該藥品主要的、覺的、已知的不良反應,有些只在少數、個別人身上發生的不良反應就不一定具體列出。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藥還不時發現新的、嚴重的不良應。
說明書上列出了用藥方法,如肌內注射、靜脈注射、一天幾次等,一定不要弄錯;一次用藥的劑量是指大多數人的安全有效劑量,有些人因為個體差異,對藥品的作用特別敏感,很低的劑量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這種情況在藥品上市前不一定能發現。所以用藥前,即使認真地閱讀了說明書,按說明書的規定服用,也還要經常留心藥品的不良反應。
83.國家為什么要建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答:建立報告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了解藥品的不良反應情況,及時發現新的、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以便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及時對有關藥品加強管理,避免同樣藥品、同樣不良反應的重復發生,保護更多人的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
98.發現可疑不良反應向誰報告?
答:發現可疑藥品不良反應應該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當未成立省級中心的地區可以直接向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
99.醫務人員發現可疑藥品不良反應應該怎么辦?
答:發現可疑不良反應,一般應該停用可疑藥物,對不良反應給以適當治療并按規定及時向本院負責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工作的部門報告,根據他們的意見,認真填寫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
100.藥店藥師發現可疑藥品不良反應應該怎么辦?
答:先讓患者停用可疑物,再去醫療單位就診并認真登記。及時報告公司負責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部門或人員填寫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按規定上報。
107.什么是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如何索???
答:根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辦法》第十四條和附件的規定,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統一編制,一種是供醫療單位使用的,一種是供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使用的??上驀一虍數厥〖壦幤凡涣挤磻O測中心索取。